专业简介
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简介 > 正文

风景园林专业

作者:   时间:2025-03-03   点击数:

风景园林

专业代码:082803

学制:4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21年经教育部备案成立招生,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于2020年获批成立“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专业基于学校“333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治理模型,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面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边界,构建“文脉创承、数智赋能、项目驱动”的特色培养生态。坚持艺术与科学融合、人文与理工渗透,重点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数字景观技术,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利用现代景观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美好人居环境,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担负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重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社会发展背景和需求,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为使命,夯实学生自然人文基础,重点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数字景观技术(涵盖参数化设计、GIS建模、虚拟现实表现等)。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景观工程公司、管理部门及其他建设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家公园、城乡绿地规划、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及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也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最终培养具备“有理想、多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工程施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旅游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数字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景观生态学》

、师资队伍

本专业不断完善专任教师的师资结构,已基本形成拥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教师团队,具有较强的团队教学和合作科研能力。并与绵阳市风景园林协会、绵阳禾创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搭建起校外实践认知基地与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平台。此外,校内还配备有模型实验室、专业画室、设计实训室、手绘实训室等多个专业教室。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副教授1名,中级工程师1名,均为研究生学历,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数5人,占比达50%。

教师包静荣获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二等奖,包静、林政潇等荣获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第一届“教学名师团队”荣誉称号并参与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正高组二等奖。2023-2024学年包静教师获得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张彦艳教师荣获2023-2024学年优秀学业导师称号。

学生成果

专业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构建起“课业作品—实践产品—产值商品”生态链,孵化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竞赛。近五年,专业学子在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四川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智慧文旅作品创新创作大赛、四川省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国科技城毕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奖200余项。

实习与就业

(一)产学研协同实习体系

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成功建设校级科研平台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研究中心1处,与北川曲山镇政府携手共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研究基地1处,并与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致衡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锦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远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绵阳市风景园林协会、绵阳禾创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搭建起校外实践认知基地与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平台。

(二)学生实践教学

本专业倡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专业培育有景规坊、图言手绘社两个专业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除此之外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建造文化周、美术写生、龙山论坛交流、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活动、城乡社会综合调研等课外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眼界,备受学生喜爱。

(三)就业与深造成果

本专业大力鼓励并提供条件帮助专业学生继续深造,攻读风景园林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本专业2025届毕业生,共有6名学生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8%。如下表所示:

上一条:城乡规划专业

下一条:测绘工程专业

永利集团(304AM·MACAU)唯一官方网站-安全入口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 蜀ICP备2022010781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