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简介 > 正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作者:   时间:2025-03-03   点击数:

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代码:070504

学制:4年

学位:理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隶属于地理科学类一级学科,2018年开始招生,建有2门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被认定为绵阳市优势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依托全息投影实验室、航测大数据处理中心等8个校内实验室和12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深度整合人工智能、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等前沿技术,构建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平台。人才培养基于学校“333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治理模型,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面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突出“人工智能+GIS”,以空间数据实景三维建模和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科学的交叉应用为特色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空间认知、地理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实景三维建模、GIS二次开发、空间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能够在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从事地理空间数据工程、智能分析决策、行业应用系统研发等工作,具有人工智能素养“有理想、多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左右的专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地理信息工程项目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灾害应急响应等任务中展现爱国奉献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培养目标2: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熟悉时空数据处理、遥感数据解译、人工智能与GIS的交叉应用等核心技术体系。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能将计算机视觉、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知识融入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具备工程实践项目全周期管理能力,能够掌握GIS系统架构,运用专业知识优化空间分析模型,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开发等重大工程中实现技术突破,提升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培养目标4:恪守职业伦理,在项目实践中主动识别自然资源数据安全风险。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作为核心成员或领导者,在工程项目中实现技术协同。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持续跟踪AI+GIS、时空大数据治理等前沿技术动态。

核心课程

《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遥感原理与应用》《GIS空间分析》《GIS应用开发》《地理信息服务》《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地学解译》


、师资队伍

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8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企业高级工程师3人。

学生成果

近3年,本专业学生参加校外工程项目实践人数达74人,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团体二等奖1项。国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指导教师2项。

六、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政府机构,测绘地理信息类企业、遥感技术公司、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城市规划设计院、交通规划研究院、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也可以选择报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上一条:产品设计专业

下一条:城乡规划专业

永利集团(304AM·MACAU)唯一官方网站-安全入口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 蜀ICP备2022010781号 

手机版